找到相关内容415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曹溪唐禅“心性”义涵探究

    涅盘经研究 屈大成撰 文津 1994年  大藏会阅 会性法师撰 天华 1995年5月再刷  中国佛性论 赖永海撰 上海人民 1988年4月  中国佛教史籍概论 陈垣撰 文史哲 1981年6月  中国...

    张国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3959971.html
  • 论法藏对《大乘起信论》中“真妄和合”思想的探讨

    ───《中论》,《大正藏》册30。  刘宋?慧严等编《大涅盘经》,《大正藏》册12。  刘宋?求那拔陀罗译《杂阿含经》,《大正藏》册2。  ───《胜鬘狮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》,《大正藏》册12。 ...妄和合”观念之探原 13  第一节 《胜鬘经》的“和合”思想 15  一、如来藏三义16  二、清净如来法身与烦恼的关系20  三、生死涅盘依如来藏23  第二节 《楞伽经》的“和合”思想 26  一...

    廖宫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4160031.html
  • 禅艺合流与石涛画论的禅美学

    曾阐释的:慧能的禅的思想特质在于阐明了不取不舍的主体性,而这主体性是慧能综合了般若文献的不取不舍与《大涅盘经》的佛性思想而建立起来的[31]。《坛经》许多地方不用“佛性”而用“自性”,但意思是一样的...那里,用“不即不离”阐释本心与见闻觉知的关系,而为后来禅艺合流的思想张本。  禅宗对语言符号的态度,可分为“不立文字的随说随扫”和“假借文字的不即不离”两种,依于禅的诠释学及“见山又是山”的三见解的...

    赖贤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5961418.html
  • 康有为的宗教信仰与变法运动

    》第十二册  《大涅盘经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十二册  《维摩诘所说经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十四册  《佛说佛地经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 第十六册  《大智度论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》第二十五册 ...

    陈广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32061630.html
  • 正信偈真髓·正信偈讲赞(1)

    的十八愿成就文的“即得往生”相同。即信一念时入正定聚不退位。在生平入正定聚的人,不论何时何日命终,一定往生灭度,证得大涅盘。   (6) 第二祖 天亲菩萨   天亲菩萨造论说 归命无碍光如来 ...乐愿为因(名号之益)  成等觉证大涅盘 必至灭度愿成就  如来所以兴出世 唯说弥陀本愿海(出世本怀)  五浊恶时群生海 应信如来如实言  能发一念喜爱心 不断烦恼得涅盘   凡圣逆谤齐回入 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2261812.html
  • 《顿悟入道要门论》浅释(2)

    ,名为到到。  问:佛法不尽有为,不住无为。何者是不尽有为?何者是不住无为?  答:不尽有为者,从初发心,至菩提树下成等正觉,后至双林入涅盘,于中一切法,悉皆不舍。即是不尽有为也。不住无为者,虽修无念,不以无念为证,虽修空,不以空为证。虽修菩提涅盘,无相无作,不以无相无作为证,即是不住无为也。  以上第一层讲无尽法门。在佛法中,无为法离生灭之相,称为无尽,此系权教所谈。又:“有为法之缘起,一多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14862085.html
  • 以七觉支,成觉悟者 (1)

    ;第五次是当他成功地制服对手时;第六次是当他回到三十三天(TAvatimsa)(2),为生于该处的母亲讲述阿毗达磨时;第七次是在他涅盘(parinibbAna)(3) ,当色身死亡,永远地从有为法...孜孜不倦地与所有准备好的人分享佛法,直到涅盘。   思惟佛陀三种圆德的各个方面,也许会激励你更加精进地修行。   ◎慈悲为善行之本   慈悲是善慧菩萨唯一的动力,让他牺牲自己的证悟,选择竭尽己力成为...

    班迪达尊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335262649.html
  • 论提婆达多之“破僧”

    又说:“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,于彼方找则无事”(杂含二四,六三八)。“我观大众,见已虚空,以舍利弗、大目犍连涅盘故。我声闻此二人,善能说法,教授教诚”(S四七·一七;杂含二四,六三九)。这是二大弟子涅盘以后,释尊斫有的感叹。僧团中没有他们,显然有(空虚)僧伽无人之概。有了舍利弗,释尊就可以无事(放心);没有了他,又非释尊自己来处理不可。这可见二人生前,在僧伽中所有的地位了!某次,舍利弗与目犍连,与...

    印 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1562893.html
  • 澫益智旭“《易》佛会通”研究

    、佛门经典史传  龙树作,(姚秦)鸠摩罗什译:《中论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三十册 NO.1564》,台北:白马精社印经会,1992年  (东晋)法显译:《大涅盘经》,《大正新修大藏经第一册 NO.7...

    陈进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53463041.html
  • 《法华经》禅思想之研究

    》,大正十。  《大宝积经》,大正十一。  《大乘菩萨藏正法经》,大正十一。  《平等觉经》,大正十二。  《涅盘经》,大正十二。  《观世音菩萨授记经》,大正十二。  《大涅盘经》,大正十二。  ...属于禅观的妙用,并阐明法华三昧不是《法华经》中惟一的禅法。  第六章 《法华经》之如来禅观:本章承袭前章,谈论如来禅观妙用的问题,探讨如来寿量无尽、如来示现涅盘、如来神力、多宝佛塔、龙女成佛等禅观妙用。...

    简秀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32563672.html